如今,越來越多的老人去養老機構安度晚年。一旦老人在養老院跌倒摔傷,甚至導致死亡,養老院該擔責幾何?這是老人、家屬和養老機構都關心的問題,也往往成為各方的矛盾所在。
以“養老機構”和“摔傷”作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檢索,共查詢到相關裁判文書1100余篇。翻看文書可以發現,很多老人是在養老院行動的過程中摔傷的,有些就發生在老人居住的房間內。有的老人在起床、穿衣過程中站立不穩,或者夜里下床去洗手間時跌倒;還有老人偷偷溜出養老院,在外面摔倒受傷。部分老人摔倒后因傷重、本身體弱多病、身體恢復難度大等原因,不幸離世。
從裁判結果看,養老機構被判承擔責任的不在少數。可以發現,法院認為養老院未能盡到注意義務、存在一定過錯是判決養老院擔責的主要原因。如某地養老院一老人突發疾病摔倒,住院后家屬放棄治療,老人在家中死亡,養老院因違反護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的人數上限規定,被判擔責20%。此外,當老人摔倒受傷后,養老院處置不當,如未及時告知家屬或及時轉診等也會被判擔責。
業內建議
改造適老環境是重點
一位從事養老服務的業內人士表示,跌倒對于老年群體來說幾乎不可避免,如何減少跌倒給老年人造成的二次傷害,對于養老機構以及家屬來說都尤為重要。
■改造適老環境:養老機構需要通過空間上的適老設計,減少老人摔倒的可能性,并通過一些軟包處理,避免二次磕碰給老人帶來的傷害。
■實行智能監護:通過一些智能化設備監測老人是否發生跌倒,以便第一時間發現意外情況并為老人提供及時的救助。
針對當前養老機構現狀,藍智慧科技通過實地調研、潛心研發,推出了“健康管理平臺”,經試點成功后推廣至全國多地,切實將老人健康放在首位。
平臺統一采集、及時更新老人基礎信息包括年齡、身體、文化、興趣、需求等基礎數據,形成健康檔案。通過配備心率監測床墊,對老人的睡眠、心率、在床狀態等進行監測;通過配備健康智護手環來實時監測老人的體征狀態,當老人出現離床異常或體征數據異常時自動報警至機構24小時呼叫服務中心、子女APP等多客戶端,確保機構工作人員和老人的子女親屬能實時、準確地了解、管理老人健康狀況,為老人在院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生活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