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民政
社區養老
智慧助殘
居家養老
智慧養老院
鄉村振興
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,如何讓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活,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。近日,在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上發布的《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(2023年)》稱,作為現代科技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,智慧養老正在為解決老齡化社會的養老難題提供創新方案。為滿足老齡化社會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, 智慧養老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多種新場景。現實需求呼喚新場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底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697萬人,......
近日,民政部召開了一場關于老年助餐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的座談會。這次會議不僅是對當前養老服務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,更是對未來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探討。會議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、老年助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并圍繞如何更好地發展老年助餐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,進行了深入的經驗交流和意見征詢。一、養老服務的重要性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,養老服務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,要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......
你希望在哪里養老?國家衛健委5月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醫養結合相關情況。據悉,我國九成以上老年人希望居家養老。但對老年人來說,如何觸達醫療資源十分重要。目前我國形成了四種比較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。一是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簽約合作,提供服務;二是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;三是養老機構依法依規開展醫療衛生服務;四是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居家和社區。藍智慧社區居家養老平臺通過對養老機構、社區服務站、醫療健康單位、社會服務企業(......
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,養老機構在提供養老服務、滿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然而近年來,一些養老機構養老機構預收大額費用后,出現了不按合同履行義務、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、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等情況。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預收費等形式實施非法集資。因此,政府對養老機構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。藍智慧科技運用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5G等高新技術,打造了數智慧養老院平臺一體化解決方案,助力推動民政監管和養老機構信息......
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。今年助殘日主題是:“科技助殘,共享美好生活”。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,我們欣喜地看到,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正被應用于輔助殘疾人士的生活中,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。輔具共享作為這一浪潮中的一股清新之風,不僅讓殘疾人士能夠更便捷地獲取所需輔具,還通過共享經濟的模式,讓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。一、科技引領輔具創新隨著科技的進步,輔具的功能日益多樣化、智能化。從智能輪椅到電子義肢,從語音識別軟件到無障礙設計家居,......
致敬勞動者筑夢的路上 勞動最美逐夢的路上 致敬不凡這條路上始終有他們的身影 忙碌,是對責任最平凡的釋義汗水,繪就勞動最美好的注腳勞動,創造價值勞動,換來財富 又是一年勞動節到了致每一個為生活努力的人 愿付出的汗水能換來豐厚的果實 愿奮斗的雙手能收獲滿滿的成功 愿努力的你我都得到更多的幸福祝大家:勞動節快樂 祝你我:永遠有碩果...
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趨勢,也是我國今后較長時期的基本國情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2023年末,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2.96億,老年人口基數大,老齡化速度快。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、增進老年人福祉?怎樣滿足快速增長的多樣化養老需求?如何布局銀發經濟新產業?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多地調研,探尋銀發經濟發展動力和前景。如何更好解決“銀發族”急難愁盼?今年初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“1號文”,聚焦銀發經濟,《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......
4月12日,居家社區養老暨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座談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。會議圍繞促進居家社區養老和老年助餐服務持續健康發展,深入交流研討,聽取意見建議,推動深化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。會議強調,各級民政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,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,準確把握中央要求,深入領會精神實質,力戒形式主義,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。要堅持不懈狠抓落實,細化落實方案,推動政策落地,探索發展模式,形成工作合力。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,深化調查研究,杜......
中國消費者協會調查顯示,中國養老輔助器具市場規模已躍居萬億元人民幣級別。截至2022年底,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.8億,占總人口的19.8%,打造更具溫度的養老服務已成為重要課題。近年來,移位機、電動輪椅、爬樓機、助行車等養老輔具在中國逐漸走紅。但產品存在的價格亂象,缺乏保障,使用說明不全,安全警示不完善等問題也不容小覷,于許多老年人而言,是一筆風險不小的個人投資。因此,養老輔具租賃便成為了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,讓老年人在享受高品質......
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,“只有老人的農村”現象愈發凸顯。前不久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》明確提出:提升農村養老服務。以“均等普惠、剛需為先、量力而行、系統協同”為原則,多地激活閑置場地,推廣“熟人養老”“鄰里互助”等模式,摸索出一套不同于城鎮的農村養老土辦法。縮短服務半徑,打造“沒有圍墻的養老院”藍智慧科技結合各地農村實際情況,創新養老新模式,打造一刻鐘養老服務圈,從多方面入手,讓老人即便在農村也能......
微信公眾號